天弘PG电子官方网站- PG电子试玩- APP下载基金洪明华: TMT成领涨主线低估创业板领涨各大宽基

2025-09-03

  PG电子,PG电子官方网站,PG电子试玩,PG电子APP下载

天弘PG电子官方网站- PG电子试玩- PG电子APP下载基金洪明华: TMT成领涨主线低估创业板领涨各大宽基

  近期A股市场呈现显著上涨态势,以科技板块为核心的主线行情持续升温,市场活跃度与投资者关注度同步提升。本轮行情究竟由何驱动?大科技行业领涨逻辑有何不同?不同类型投资者该如何制定合理策略?

  天弘基金经理洪明华表示,本轮股市上涨是“政策护航+资金迁徙+科技革命”共振的结果,TMT成为行情主线,未来行情持续性看增量资金与科技盈利兑现,中长期慢牛基础已现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数据显示,截至8月28日,创业板指6月23日以来涨幅达40%,领涨各大宽基;同时近6年PE分位数处在约48%分位,在各大宽基中处在相对低位。借道创业板参与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  洪明华:本轮上涨是“政策护航+资金迁徙+科技革命”共振的结果。宽松政策为市场托底并定向引导,居民存款转移和全球资本回流提供持续流动性,而AI、半导体、高端制造的实质性突破则赋予行情内生动力。未来行情持续性取决于增量资金节奏与科技盈利兑现能力,但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已奠定中长期慢牛基础。

  一是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构成行情根基。货币政策持续宽松,央行通过降准、定向工具(如科创企业再贷款)注入流动性并降低融资成本;产业政策聚焦科技主线万算力节点)、光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举措强化了新兴领域增长预期;资本市场改革深化(注册制和并购重组松绑)则优化市场结构,吸引长期资金流入科技龙头。

  二是增量资金形成强劲推力。居民储蓄加速转移,低利率环境(1年期定存0.95%)和理财收益率下行推动资金借道基金入市,7月新开户数创三年峰值;杠杆资金与外资同步活跃,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(风险显著低于2015年),北向资金月内净流入294亿元;机构增配力度加大,险资、社保基金加仓高股息与科技成长板块,一季度权益配置同比增超15%。

  三是产业升级引领主线,硬科技突破成为结构性行情核心。AI与半导体国产代提速,华为昇腾技术降低对海外HBM依赖,半导体设备订单排至2026年,带动行业净利翻倍;新质生产力加速落地,人形机器人量产、固态电池技术突破重构产业链估值;叠加消费制造升级(国潮IP爆发、RCEP深化提振制造出海),形成多元化增长极。

  问:本轮行情中,TMT为代表的成长板块缘何突然爆发?在本轮行情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?

  洪明华:区别于去年的纯估值修复行情,本轮TMT的爆发主要是“景气验证+技术革命+资金共识”三重合力的结果,其核心角色已从“弹性品种”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和行情主升浪的领涨主线。短期需警惕局部泡沫,但中长期在AI渗透率提升、半导体国产化深化的趋势下,硬科技龙头仍具配置价值。

  一是行情主线%,显著跑赢大盘(沪指+15.6%),AI算力、半导体、机器人贡献主要超额收益;

  二是赚钱效应扩散:TMT涨停股占比超40%(如中文在线%),激活中小盘情绪(中证1000涨24.6%)。

  三是结构转型载体:政策将TMT定位为“新质生产力核心”,通过科创板改革(增设科创成长层)和并购重组松绑引导资源向硬科技集中;

  四是资金轮动枢纽:在“高股息-成长”跷跷板中,TMT成为增量资金承接主力(7月新开户数创三年峰值);若后续增量资金持续(如居民储蓄迁移),TMT有望与消费、制造出海形成轮动。

  洪明华:得益于国内外厂商对整个产业链真金白银的输入,算力是TMT产业链中表现较好的环节。微软、谷歌、Meta、亚马逊等海外互联网大厂的资本开支已至少连续两年持续增长。DeepSeekR1发布之后,国内互联网大厂的资本开支也开始高增,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百度三家互联网厂商Q1的资本开支同比增加98%;据阿里巴巴集团2025年的战略规划,未来三年(2025-2027年)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资本开支,重点聚焦云计算、人工智能(AI)和全球化业务。

  芯片方面,投资主逻辑还是国产化,一是芯片近十年呈螺旋上升,当前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,2025年增速预期超10%,有望维持高景气。二是芯片契合当前自主可控政策基调。当前芯片整体国产化率大约在20+%,离70%目标还有较大空间。三是芯片潜在的催化不少,并购重组叠加产业催化不断。不过芯片板块的分化比较严重,其中AI芯片涨幅较大,半导体材料设备、非AI芯片设计如CIS等其他细分相对涨幅并不大。

  信创领域则处于“逐步改善”的阶段。过去几年,受多方因素影响,部分信创项目出现延迟、规模缩小、账期拉长等问题,对相关企业基本面形成一定压力。但随着化债资金逐步到位,信创需求将逐步释放。同时,行业端信创进展顺利,金融、医疗、能源等领域的国产化持续推进

  问:怎么看待目前TMT行情所处的演绎阶段,往后看空间还有多大?需要关注哪些因素?

  洪明华:全市场视角下,TMT行情的发展空间可以参考“巴菲特指标”(股市总市值/GDP)。当前A股总市值约100万亿元,中国GDP约130-140万亿元,两者比例约0.7-0.8,处于合理区间;若纳入港股(约40万亿元,按70%权重计算),整体比例仍未达到1.1-1.2的谨慎阈值。这意味着当前全市场尚未出现显著泡沫,中长期仍有上行空间,无需过度担忧“全面高估”风险。

  从演绎阶段看,TMT板块已从2023-2024年中的估值修复阶段、2024-2025上半年的估值扩张阶段进入到2025下半年至今的结构分化期阶段。资金向算力、机器人、半导体等业绩确定性强的领域集中,纯主题标的开始回调,核心矛盾转向“业绩能否支撑高估值”。

  展望未来,短期TMT板块进入业绩验证关键阶段,2025年中报成为重要风向标。其中,算力领域(服务器、AI芯片)及机器人板块,若中报能体现订单落地情况,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;而AI应用板块若业绩未达预期,或面临回调压力。

  此外,需重点关注情绪与资金层面的潜在扰动:若资金流入节奏放缓,可能触发获利盘止盈,加剧板块波动;同时,行业动态将对短期行情产生直接影响,需持续跟踪。

  中期维度下,板块走势将由产业需求与业绩共振主导,高景气赛道明确。受益于AI、物联网、新能源领域需求爆发的算力、机器人、半导体国产化三大方向,成长确定性较强。

  不过,板块分化将进一步延续,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(如AI芯片领域),以及拥有优质客户资源的企业(如与头部车企合作的相关标的),将凭借竞争优势获得估值溢价,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或逐渐被边缘化。

  长期来看,板块增长将由AI产业化与国产化深化两大主线驱动,并伴随新兴场景需求拓展。“AI+”模式向汽车、机器人、物联网等领域渗透,将催生高算力芯片、传感器等新需求,形成板块增长的第二曲线。

  洪明华:针对不同风险偏好与投资能力的投资者,需以资产配置为核心,制定稳健策略,避免单一赛道或个股的过度博弈。

  从国别资产配置看,建议分散布局,不局限于单一市场。可配置A股、港股核心资产,同时适度参与海外市场(如纳斯达克、越南等),根据市场估值与景气度调整权重,例如当前纳斯达克估值较高,可降低配置比例;对A股、港股若更看好,可提高权重,通过分散降低市场波动风险。

  从A股内部配置看,两种策略较为稳妥:一是“杠铃策略”,即“科技+红利”组合——科技板块把握AI、国产化主线,红利资产(A股股息率4%以上、港股2%-5%)受益于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(当前约1.7%)与银行存款利率低位,在科技板块调整时可提供收益缓冲,两者形成互补;二是“宽基+细分赛道”组合,先配置创业板指、科创综指等宽基指数,确保行情启动时不踏空,再根据自身判断配置科技细分赛道ETF或基金(如AI、芯片、光模块等),同时定期进行再平衡(如从高位的轻工板块向低位的半导体板块转移),避免资金集中于单一赛道。

  需特别提醒的是,投资者应避免追涨杀跌,不盲目从一个热点赛道切换至另一个热点赛道,若短期操作不顺,可聚焦宽基指数(如创业板指、科创综指);同时,可逢低布局低估资产,耐心等待轮动机会——行情火热时,低估资产往往会逐步被市场挖掘,无需急于短期博弈。

  洪明华:创业板作为聚焦新兴产业的宽基指数,近期表现亮眼,其机会源于板块构成的多元化与估值优势,同时定投策略可帮助投资者降低入场风险。

  从板块构成看,创业板覆盖三大核心赛道,全面对接市场热点:一是TMT板块,包含信息科技(电子、通信、计算机、半导体、AI大模型)与金融科技(互联网券商等),近期金融科技表现突出,信息科技则直接受益于AI与国产化;二是新能源板块,占比约30%,光伏、锂电池等细分领域历经3-4年调整后,受益于反内检政策,反弹预期强烈,当前涨幅已逐步兑现;三是医药板块,涵盖创新药、医疗器械等,其中医疗器械等后周期领域近期表现活跃,为创业板提供额外支撑。

  创业板的优势在于宽基属性与轮动效应:虽单日涨幅可能不及单一细分赛道,但由于覆盖多个热点领域,行情轮动下每日均能实现一定收益,长期积累效果显著。

  估值方面,数据显示,截至8月28日,创业板指动态市盈率仅为40倍左右,处于近10年33%的低位。对比同期主流宽基指数,沪深300市盈率分位数已达近10年86%,中证500市盈率分位数已达近10年79%,创业板指的估值优势一目了然。

  市场表现看,创业板指自6月23日大盘开启上攻以来涨幅达40%,在主流宽基指数中遥遥领先;拉长时间维度,今年以来创业板指仍稳居第一梯队,展现出极强的市场弹性。

  从基本面看,创业板盈利拐点已清晰显现。2025年一季度,创业板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增,其中净利润增速达20%,表现尤为突出,为指数上涨提供了扎实的业绩支撑。

  高成长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。2024年,创业板指成分股研发费用占比达4.97%,远高于沪深300和深证成指的研发费用占比。连续三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,不仅推动成分股实现12%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(ROE),更构建起不断抬升的技术壁垒,为长期增长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源泉。

  对于普通投资者,创业板指定投策略是较为明智的布局方式。例如,天弘基金与深交所合作的创业板指定投,根据估值分位动态调整定投金额:当创业板过去6年估值分位低于50%时进行投资,低估时多投、高估时暂停,既避免高位站岗,又能把握低估机会。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 传真:+86-123-4567 QQ:1234567890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PG电子官方网站- PG电子试玩- PG电子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